“大腿化”生存 | 走进本来生活和小咖咖啡
火热的不仅仅有咖啡,还有以生鲜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而本来生活就是其中之一。本来生活自成立以来在生鲜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曾经推火了褚橙等生鲜品牌,是中国农产品品牌化的领导者。这两家明星公司所在的赛道都巨头林立,它们不但没被“干死”,而且还活得还不错,是因为它们都抱了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大腿”。一个深耕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原产地政府一起对口助农,将农产品品牌化运作后,作为员工福利销售给世界500强、国央企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一个直接在国央企办公室里铺咖啡机,让员工刷饭卡买咖啡。这都是封闭的肥沃市场,缺点是市场体量有限,需要寻找第二、第三增长曲线。9月22日(周五),蓝鲨消费与二十多位消费创业者走进了北京的两家标杆消费企业——本来生活和小咖咖啡,探讨消费成功之道。中国缺的是农品品牌本来生活创立于2012年,核心高管大都是媒体人。
本来生活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强坦言,媒体人有大量的媒体资源,擅长做事件营销,所以能一开始就将褚橙推火,本来生活也成为国内领先的生鲜电商平台。但生鲜电商的竞争惨烈,京东、阿里等巨头纷纷杀入,血流成河。直到本来生活通过跟国央企业合作,成为它们的助农和员工福利的数字化平台,这才构筑了自己的护城河。现在,本来生活形成了独特的生鲜业务场景——办公场景下的弹性福利平台、社区场景下的生鲜配送平台。接着,他重点强调,农品行业的痛点:农品溢价能力弱,很难进行品牌化。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由于中国农户很多,但集约化生产少,导致农品种植分布离散。第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很低。例如同样是赣南脐橙,当季时节,市场上会出现很多赣南脐橙,但并不一定真的来自于原产地种植园区。第三,农产品从产地到用户的中间流通环节不仅混乱而且漫长(农品经过一级、二级、三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店等一系列复杂的环节,最后才会到用户手上,无法保证农产品的来源)。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农产品运输利润有限,农民议价能力弱。因此,只有采用品牌化思路,做好源头和流通环节的管控,才可以真正做到保障食品安全,才能打造出更多的褚橙。
本来生活的基本打法是:1、和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上溯到源头,延伸到产地去做改良,这才能保证农品的品质。例如广州增城荔枝通过农业科技提升口感,增加产量。2、线上和线下结合推火农品品牌。除了官方APP和商城,本来生活还在抖音、拼多多、天猫、京东上开设旗舰店;线下,除了自建的门店外,本来生活也做批发业务。一些优质的产品也会进入第三方批发和分销体系。3、强化供应链。本来生活供应链变得更集中,从最开始的产地和农业科技,到挑选、加工、包装、分析、运输、储存等,全部都要在“仓”里完成。通过“仓”,农产品才得以品牌化,标准化。除了这些,本来生活还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保障产品安全:买手基地直采、使用安全检测标准、加入国家乡村振兴的计划等。本来生活说要打造N个过亿的农品品牌立马引起蓝鲨学员的兴趣,纷纷表示要加
本来生活的孵化体系。本来生活还邀请蓝鲨学员们体验了本来生活的移动厨房,同时给大家准备了佳沛猕猴桃礼品卡,让学员真切体验本来生活的品质生鲜食品。
下午,蓝鲨学员们先在小咖咖啡市场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小咖咖啡的展厅和门店,深入了解了小咖咖啡的发展历程,包括咖啡机的代际演进。
接着,小咖咖啡创始人朱保举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内容仅限当天线下私密分享)。在交流现场,小咖咖啡还将不同品种的咖啡分给学员们品尝,让学员们大呼过瘾。蓝鲨学员们还就咖啡加盟的单店模型,跟友商的竞争激烈程度等话题,和朱保举进行深度互动交流,收获满满。